1. <button id="mnaph"><object id="mnaph"></object></button>
      <th id="mnaph"></th>

        <em id="mnaph"></em>

        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聞中心 >

        公司新聞 >

        【最新發布】2022年度《中國主要城市充電基礎設施監測報告》

        【最新發布】2022年度《中國主要城市充電基礎設施監測報告》

        2022-06-16

        作者:四維圖新

        分享:

        “雙碳”目標下,新能源汽車產業繼續強化頂層設計,不斷優化科技創新和產業布局。國家層面出臺促進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和使用等配套政策,進一步完善交通能源基礎設施發展環境。中國城市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從2020年的167.2萬臺增加到2021年的261.7萬臺,同比增幅超過56%,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從2020年的492萬輛增長到2021年的784萬輛,同比增幅超過充電樁近3個百分點。在“車樁齊飛”的發展節奏中,城市充電設施建設緊跟電動汽車規?;l展的步伐。


        為有效監測國內主要城市充電基礎設施在空間發展與運營效能等方面的特征和變化趨勢,受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委托,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作為技術領銜,組織設在我院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監測與治理實驗室,聯合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四維圖新旗下北京滿電出行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開展2022年度中國主要城市充電基礎設施的研究工作,編制完成了2022年度《中國主要城市充電基礎設施監測報告》。

        圖1 中國主要城市充電基礎設施監測報告封面

        一、編制說明

        報告所用的充電基礎設施數據主要來自北京滿電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滿電公司”)。截至2021年12月底,滿電公司的充電基礎設施平臺共有94萬臺公共充電樁,其中公共開放樁(即“公用樁”)約72萬臺,與充電聯盟平臺的公共開放樁整體規模相對接近,因此本次報告主要以公用樁為分析對象。

        報告所用的大城市中心城區電動私家車保有量數據及典型城市群高速公路沿線充電車輛的車型結構數據主要由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提供。

        研究城市選取

        · 橫向比較:基于公用樁動靜態指標篩選條件,聚焦32座大城市作為研究對象。

        · 縱向對比:選取兩年報告共有的24座城市,分析充電基礎設施的變化趨勢。

        分析對象及指標體系

        · 中心城區解析:面向城市中心城區建成區的公用樁。


        從規模、布局、結構、效能等角度選取9項指標解析主要大城市中心城區公用樁的建設使用情況。

        · 城際解析:面向城市群主要高速公路沿線的公用樁。

        提取上海市、蘇州市、無錫市、常州市境內的高速公路作為長三角區域的代表,提取廣州市、深圳市、東莞市境內的高速公路作為珠三角區域的代表,從規模、布局、結構、效能等角度選取5項指標,評估典型城市群高速公路沿線公用樁的建設使用情況。

        表1 充電基礎設施監測研究對象及核心指標體系

        二、中心城區解析

        1、中心城區公用樁密度大幅提高,南方城市配置規模整體優于北方城市

        32座城市公用樁的平均密度超過21臺/平方公里,其中深圳、上海、廣州、長沙、南京和??诘瘸鞘械墓脴睹芏瘸^30臺/平方公里。南方城市的平均公用樁密度為24.3臺/平方公里,高于北方城市的15.2臺/平方公里。同時,南方城市私人乘用車輛的平均車公樁比為4.1,低于北方城市的4.9。公用樁密度排名前6位、車公樁比排名前5位的均是南方城市。

        圖2 南北方城市公用樁密度、車公樁比對比圖

        與2020年相比,24座城市公用樁密度平均增加7.7臺/平方公里,相對增長率高達44%。深圳、???、西安的公用樁密度增幅超過10臺/平方公里,???、昆明、鄭州等6座城市的公用樁密度相對增長率超過50%。其中,深圳市公用樁密度增幅最高,??谑泄脴睹芏认鄬υ鲩L率超過100%。

        表2 24座城市公用樁密度年度變化(單位:臺/平方公里)

        2、公用樁覆蓋率穩步提高,直流公用樁覆蓋率增幅較大

        32座城市中心城區公用樁的平均覆蓋率為73.3%。上海、深圳、西安、天津、廣州和長沙等6座城市中心城區公用樁覆蓋率超過90%,煙臺、大連、常州、泉州等7座城市的公用樁覆蓋率偏低,小于60%。與2020年相比,24座城市2021年的公用樁覆蓋率比2020年提高4.7%,相對變化率遠小于公用樁密度,體現出穩步增加的特點。

        表3 24座城市公用樁覆蓋率年度變化

        在32座城市的所有公樁中,直流公用樁占比均值約為57.3%,其中,23座城市的直流公用樁占比超過50%,直流快充服務在多數城市中心城區的公用樁中已經占到主體。與所有公樁相比,24座城市的直流公用樁覆蓋率平均增長約7.1%,其中23座城市的直流公用樁覆蓋率增幅高于公用樁整體覆蓋率增幅,鄭州、太原、昆明、重慶、成都、長沙等城市直流公用樁覆蓋率較2020年度增加超過10%。

        表4 24座城市直流公用樁占比及覆蓋率年度變化

        3、充電服務效能指標總體大幅提升,各類業態建筑周邊公樁效能均顯著增長

        24座城市公用樁的平均樁數利用率、平均時間利用率、平均周轉率在絕對值上分別提高16.9%、5.2%和1.6,相對增長率分別高達47.5%、75%和84%。廈門、廣州、福州、長沙、濟南等城市的公用樁效能提升幅度較大,???、石家莊、南昌、深圳等城市的公用樁效能提升幅度較小。

        表5 24座城市公用樁服務效能指標年度變化

        與2020年相比,居住類、單位類和公建類建筑周邊的公用樁效能指標均改善明顯,樁數利用率、時間利用率的增幅分別在13%和4%以上。其中,公建類建筑周邊公用樁的各項服務效能指標變化量絕對值最大,樁數利用率、時間利用率和周轉率分別增加了16.8%、5.6%和1.8。而從相對變化率看,居住類建筑周邊公用樁的各項服務效能指標變化最大,樁數利用率、時間利用率分別提高了53%和84%。

        表6 24座城市不同業態建筑周邊公用樁服務效能指標年度變化

        三城際解析

        1、珠三角廣深莞區域高速公路沿線公樁配置大幅提升

        廣深莞區域強化了直流樁在高速公路沿線充電服務主體地位,直流公用樁整體占比達到96%,與長三角滬蘇錫常區域95%基本持平。配置規模方面,廣深莞、滬蘇錫常區域的高速公路沿線單位里程配置的公用樁數分別達到0.23臺/公里、0.15臺/公里,廣深莞區域超過滬蘇錫常區域50%以上。同時,采用30公里和50公里間距計算高速公路沿線公用樁點位的覆蓋長度比例,滬蘇錫常區域的覆蓋比例分別達到80%和98%,廣深莞區域的覆蓋比例增長至79%和94%,珠三角典型區域高速公路沿線覆蓋率基本追平長三角典型區域。

        2、城際高速沿線節假日高峰充電需求旺盛,乘用車占比增幅明顯

        以長三角滬蘇錫常地區城際高速沿線66個充電站為例,其單樁日周轉率均值為6.5輛/樁.天。其中國慶假期的周轉率均值為9.2輛/樁.天,高于平常日的5.7輛/樁.天。沿線樣例場站的時間利用率指標同樣顯示出節假日特征,但不同高速公路、不同場站間的充電效能差異較大,網絡充電潛力有待挖掘。

        圖3 長三角城際高速沿線充電站特征日周轉率和時間利用率對比

        2021年10月國慶長假期間跨市長途出行需求中,乘用車充電車輛增長明顯,增幅達到69%,而物流車的充電數量大幅減少47%。各類乘用車中,私人乘用車仍是充電車輛的主力車型,占比達到43%,但與平常日相比,國慶節假日期間增幅最高為租賃車,達到153%,其次為出租車,增幅也達到111%,私家車增幅為66%。

        圖4 高速充電站2021年國慶假期和平常日充電車輛類型對比

        四、對策建議

        1)量質共抓,建管并重:公用樁量質可實現雙贏,建設與運營可兩手并抓,規劃管控超前宜適度,處理好增量與存量平衡發展關系。

        2)縱橫對標,因城施策:地理區位、城市規模等要素對公用樁供需影響減小,城市公樁應以縱向發展管控為主,橫向類比為輔。

        3)追本溯源,業態共促:須注重各類業態建筑周邊公用樁的分類研究和均衡發展。

        4)挖潛城際,分類引導:城際高速充電網絡應以挖潛改善為主,加密新建為輔,分時分類差異引導高速車輛充電行為,著力提升節假日高速充電體驗。

        掃描下方二維碼

        下載報告


        相關新聞